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面分析 > 宏观分析 > 正文

证券监管历史概述

05-30 宏观分析

证券监管历史概述违规行为贯穿了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该证券监管问题才变得引人注目。那是公众在股票买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年代。在那段时间,证券监管股票价格迅速上涨,许多不成熟的投资者受到高额利润的吸引,决定将他们储蓄的一部分投入证券市场。到20年代末,证券监管超过1000万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份,证券监管这与早期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年以来,证券市场都是职业交易者和投机者的领地。保险公司和银行信托部等已有的投资机构通常认为普通股风险过高而不进行投资,他们证券监管明显偏好保守的政府和公司债券。从增加参与者数量和引进更多资本的角度上讲,大规模个人投资者的进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同时也给无良从业者提供了利用无知玩家的机会。

尽管股票市场对美国的金融业举足轻重,但20世纪20年代的股票市场却主要是投机性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因素在于股票发行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证券监管信息非常有限。即使有众多大型公司挂牌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也不过每年向公众持股者提供上市公司简单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而其他证券监管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在信息要求方面甚至连这样的最低限度都达不到。例如,斯隆与斯坦达德在1929年的研究中指出,323家主要的上市公司中有257家拒绝向公众公布年度销售收入。证券监管季度的利润表经常不予公布,公司的董事往往保留关于公司活动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利用信息公开时引起的股价变动为自身谋利。同时,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准则相差巨大,证券监管很难对不同公司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分析。投资者要求获得相关信息,但上市公司坚持不予配合——除了其他原因,上市公司还担心使竞争对手注意到其业务进展。证券监管尽管许多投资银行家已经意识到这种最低的披露要求是不可持续的,但交易所选择支持证券发行人。总而言之,分析师被迫在理性投资决策所需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做出股票价格会飙升的承诺。

新发行股票的质量随着股票价格的盘旋上升而下降。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迫不及待地参与股票的分销,对于发行人的长期盈利前景却不予留意,这类现象在每个牛市中都会出现。承销商未经审慎原则要求的详细分析就做出承销决策。这些质量低下且被高估的股票价格大幅波动,并使得整个市场的基础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