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手入门 > 基础知识 > 正文

劳动分工观点的内容

07-04 基础知识

现代社会离不开分工与合作。经济学之父斯密曾经以制针为例,说明没有分工时的低效率情况:“一个劳动者,如果针对这个职业没有受过适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机械,那么劳动分工纵使他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1枚针,而要做20枚,当然是绝不可能了。”但他也同样以制针为例,指出了分工的情况:“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已经全部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也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他接着指出了分工提高效率的结果:“一个设施简陋的小工厂,只雇用10个工人,这10个工人每日就可制针48 000枚,劳动分工即一人一日可制针4 800枚。”

斯密所说的分工,指的是劳动分工。当然,从词源的角度看,“劳动分工”属于同义反复。这是因为“分工”的英文“division of labor”的原意就是指涉“劳动之分立”,进而也劳动分工蕴含了“劳动之合作”。“工”即“劳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属于赘语,是多此一举之用语。著名经济学家、“知识贵族”哈耶克的理论使得分工的含义更为丰富,劳动分工更为精彩,也让人不再在乎“劳动分工”的同义反复。

早在1936年的一次题为“经济学与知识”的演讲中,哈耶克就提到了“知识分工”(division ofknowledge),意指“知识之分立”,进而劳动分工又蕴含了“知识之合作”。他的演讲稿在1937年作为正式论文发表。有人认为,单单凭借这篇论文,他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斯密所讲的劳动分工,其背后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工。英国的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国内有位年轻企业家提出了“智慧价值论”,也就是智慧创造财富。其实每个人的劳动都需要智慧驱动,“劳动”和“智慧”两者有贯通之处。但是,劳动分工一种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需要看其是否面向消费者的需求而被纳入生产计划或被投入生产,还需要看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一种生产要素本来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以最高的效率配置到生产过程当中,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制度障碍被以低得多的效率配置,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等于是在破坏财富,而非创造财富。再者,资源配置者也可能错误配置资源,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没有需求,成为无人过问的“过剩”库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投入品不仅没有创造价值或者财富,反而挤占和浪费了本来可以用来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资源。

在更复杂的市场,则会涉及更多更为复杂的明示知识和默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存在大量的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主观知识涉及各经济主体对市场、价格、供求、价值、成本、收益等众多因素的主观评价;客观知识涉及可证明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念的知识,比如牛顿物理学知识、历史价格等。即时的可被接受的市场价格就是众多买主和卖主对财货交换率的不同主观评价相交汇的结果,未来的市场价格也是如此。即时的市场价格在被买卖双方接受之前属于主观知识,在被双方接受之后则成了历史价格,也就是客观知识。而未来的市场价格永远是主观知识。总体来看,市场是非常神奇的,它体现为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工的“大合唱”。这些知识既包括明示知识,也包括默会知识;既包括主观知识,也包括客观知识。这种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工是众多经济主体利用其各自的劳动和知识的结果。而企业家负责驱动市场过程,通过市场过程最终实现有效率的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