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面分析 > 宏观分析 > 正文

中国长期发展新形势: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清晰

12-04 宏观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10 月 16 日上午10 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投资要点:         从结构来看,报告涵盖十五个部分内容,在对过去五年工作做出总结,为未来五年定调以及部署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科教与人才、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安全、军事等十二个方面做出重要解释及部署。         “二十大”作为中国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出了新的形势判断,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目标。从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来看,相比于过去五年,当前我国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更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报告提出“三气”(志气、骨气和底气)和“三不”(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也展现了党面对复杂形势的坚定信心。从历史定位来看,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阶段,面对新的局势,下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法制、民生、生态文明等问题做出全新阐述,新增科技创新和安全两个章节。         其一,是科教和人才的综合,并非简单的创新驱动战略,其中更加突出人才、教育作为创新动能的地位。相较于直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更关注于持久创新的动能,即人才教育。报告以“三个第一”、“三个战略”和“三个强国目标”概括人才和科技的地位,系统全面的看待科教兴国。在重点工作部署上,突出强调“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当前的大国竞争也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下阶段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一也是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其二,在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提升。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尤其当下国际形势及地缘局势动 荡变化,维护国家安全日益重要。此外,在“二十大”的最后一年(2027年)也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建军强军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强化“忧患意识”下的必然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主线也是首要目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点有四条,一是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资源配分机制的创新,二是依靠产业体系发展,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核心的内容,产业发展涵盖制造、质量、航天、交通、网络、数字和农业七个方面;第三依靠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第四依靠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重点突出贸易强国。         报告整体更加突出宏观层面的“统筹关系”。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非面临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多个领域的问题需要系统解决,凸显了“统筹”意识的重要性。统筹发展与安全意味着既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加强安全意识,保证国家与人民安全,两者之间相生相伴。         安全与发展是未来经济社会工作的两大主线,市场层面重点关注科技与安全两大领域。一是关注全球科技竞争下部分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加快,关注硬核科技自主可控赛道,如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二是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安全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关注信创、医药生物、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军工等。